日期:2021-03-19 11:19 點擊:
文言文中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:姓名稱謂
|
類 別 |
例 句 |
|||||
|
稱名 |
自己可以稱名 |
五步之內,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。(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) |
||||
|
父母或老師可以直呼其名 |
求,無乃爾是過與?(《論語》)〔冉有,名求,是孔子的學生〕 |
|||||
|
稱所厭惡、所輕視的人 |
不幸呂師孟構惡于前,賈余慶獻諂于后。(《〈指南錄〉后序》) |
|||||
|
稱字 |
古人成年后取字。稱字是一種禮貌和尊敬 |
不替孟明,孤之過也。(《秦晉殽之戰》)孟明,姓百里,名視,字孟明。文中是秦穆公以字稱孟明視〕 |
||||
|
稱號 |
一般只用于自稱,以顯示某種志趣 |
飲少輒醉,而年又最高,故自號曰醉翁也。(《醉翁亭記》) |
||||
|
稱謚號 |
封建時代在人死后根據其生前事跡 評定褒貶所給予的稱號。一般由朝廷賜予 |
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。(《左忠毅公逸事》)〔忠毅,是左光斗的謚號,由朝廷賜予〕 |
||||
|
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。(《梅花嶺記》)〔忠烈,是史可法的謚號,由后世人給予〕 |
||||||
|
其他稱謂 |
用官職名來稱呼 |
謂顏太師因兵解,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。(《梅花嶺記》)“太師”與“少保”指顏真卿和文天祥,都是以官職名稱呼。 |
||||
|
用書齋名來稱呼 |
如蒲松齡被稱為聊齋先生;梁啟超被稱為飲冰室主人 |
|||||
|
用籍貫、郡望來稱呼 |
人稱王臨川是以王安石的籍貫稱呼;韓昌黎則是韓愈的郡望稱呼 |
|||||
|
用任官之地的地名來稱呼 |
豫州今欲何至?(《赤壁之戰》)因劉備曾任豫州刺史,故稱豫州 |
|||||
|
用封號來稱呼 |
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。(《訓儉示康》)萊國公是寇準封號,故稱 |
|||||
|
謙稱 |
愚 |
稱自己不聰明 |
愚謂大計不如迎之。(《赤壁之戰》) |
|||
|
鄙人 |
稱自己是鄙陋之人 |
且鄙人雖愚,獨不知狼乎?(《中山狼傳》) |
||||
|
敝 |
稱自己的一方不好 |
寡人聞吾子將步師出于敝邑。(《秦晉殽之戰》) |
||||
|
竊 |
稱自己意見未必合宜 |
竊為大王不取也。(《鴻門宴》) |
||||
|
寡人 |
古代諸侯王的謙稱 |
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。(《莊暴見孟子》) |
||||
|
下官 |
舊時官吏自稱的謙詞 |
下官奉使命,言談大有緣。(《孔雀東南飛》) |
||||
|
臣 |
在他人面前的謙稱 |
臣乃市井鼓刀屠者。(《信陵君竊符救趙》) |
||||
|
妾 |
古代女子表謙卑的自稱 |
同是被逼迫,君爾妾亦然。(《孔雀東南飛》) |
||||
|
老夫 |
年老者的自稱 |
國家之事糜爛至此,老夫已矣。(《左忠毅公逸事》) |
||||
|
老婦 |
年老婦女的自稱 |
太后曰:“老婦恃輦而行。”(《觸龍說趙太后》) |
||||
|
敬稱 |
陛下 |
古代臣對君主的尊稱 |
竊為陛下惜之。(《論積貯疏》) |
|||
|
足下 |
對上或平輩的尊稱 |
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。(《鴻門宴》) |
||||
|
丈人 |
對年老的人的尊稱 |
子路從而后,遇丈人。(《論語》) |
||||
|
卿 |
君對臣的敬稱 |
〔孫權〕執肅手曰:“卿欲何言?”(《赤壁之戰》) |
||||
|
夫婦間的愛稱 |
我自不驅卿,逼迫有阿母。(《孔雀東南飛》) |
|||||
|
媼 |
對老年婦女的尊稱 |
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,賢于長安君。(《觸龍說趙太后》) |
||||
|
公 |
對尊長或平輩的尊稱 |
公亦嘗聞天子怒乎?(《唐雎不辱使命》) |
||||
|
君 |
對朋友或尊長的敬稱 |
孰與君少長?(《鴻門宴》) |
||||
|
妻對夫的敬稱 |
君當作盤石,妾當作蒲葦。(《孔雀東南飛》) |
|||||
|
夫子 |
妻對夫的敬稱 |
夫子積學,當日知所亡,以就懿德。(《樂羊子妻》) |
||||
|
鄙稱 |
豎子 |
古代鄙視人的稱謂 |
豎子不足與謀!(《鴻門宴》) |
|||
|
輙生 |
淺陋無知之人的稱謂 |
輙生說我曰:“距關毋內諸侯,秦地可盡王也。”(《鴻門宴》) |
||||
|
平民稱謂 |
布衣 |
稱一般平民 |
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陽。(《出師表》) |
|||
|
黔首 |
對秦地百姓的稱謂• |
焚百家之言,以愚黔首。(《過秦論》) |
||||
|
黎民 |
眾民,百姓 |
七十者衣帛食肉,黎民不饑不寒……(《寡人之于國也》) |
||||
|
庶人 |
平民,百姓 |
君子,舟也;庶人者,水也。(《荀子•王師》) |
||||
|
蒼生 |
平民,百姓 |
可憐夜半虛前席,不問蒼生問鬼神。(《賈生》) |
||||
|
年齡稱謂 |
垂髫 |
指不足十歲的兒童 |
黃發垂髫,并怡然自樂。(《桃花源記》) |
|||
|
總角 |
指十歲上下的少年 |
總角之宴,言笑晏晏。(《詩經》)〔宴:歡樂。晏晏:和悅〕 |
||||
|
豆蔻 |
喻指十三四歲的少女 |
娉娉裊裊十三余,豆蔻梢頭二月初。(《贈別》) |
||||
|
束發 |
指十五歲束發的成童 |
余自束發讀書軒中。(《項脊軒志》) |
||||
|
結發 |
一指束發;一指結婚 |
結發同枕席,黃泉共為友。(《孔雀東南飛》) |
||||
|
弱冠 |
指男子二十歲 |
無路請纓,等終軍之弱冠。(《滕王閣序》) |
||||
|
而立 |
三十歲的代稱 |
見其人默然成篤,年僅而立。(《聊齋志異》) |
||||
|
不惑 |
四十歲的代稱 |
足下之年,甫在不惑。(《答韓文憲書》) |
||||
|
知命 |
五十歲的代稱 |
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,八徙官而一進階。(《閑 居賦序》) |
||||
|
耳順 |
六十歲的代稱,又稱花甲 |
六十而耳順。(《論語•為政》) |
||||
|
古稀 |
七十歲的別稱 |
令閣方當而立歲,賢夫已近古稀年。(蘇軾詩) |
||||
思源教育(原上海交大思源進修學院,簡稱思源教育)成立于1996年,自建校以來,秉承交大校訓,依托名校師資,提供專業的托班輔導、青少年英語輔導、小學輔導、初中輔導、高中輔導、高考高復、三校生高復、藝考生文化課等,學生遍及全市各區,至今已幫助六萬多余名學子取得優異成績,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級院校!20余年來思源已成為“中考教學研究中心”、“中學個性化學習教育基地”、“快速學習法”實驗學校。
